奇蹟 讀書會
出自KMU Wiki
在2011年4月29日 (五) 04:15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Hacaten (對話 | 貢獻) (→四、心得感想)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11年4月29日 (五) 04:20) (編輯) (撤銷) Hacaten (對話 | 貢獻) (→六、活動照片) |
||
(2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83行: | 第83行: | ||
= 五、討論分享 = | = 五、討論分享 = | ||
- | = | + | |
+ | |||
+ | Q1:如果你身邊有人中風了,卻不願意接受復健,並認為復健對他沒有幫助,該如何使他坦然接受並進行復健呢? | ||
+ | |||
+ | A: 一、身邊的人必須充滿幹勁與關懷,以激起患者「我要嘗試」的念頭。 | ||
+ | 二、由於患者的康復並不是他能獨立完成,因此周遭的人須給予極度的信心,相信他有能力持續學習、療養和成長,認定他一定會復原。 | ||
+ | 三、不斷鼓勵他,讓患者知道自己還有價值,讓他相信有夢想可以追逐。 | ||
+ | |||
+ | Q2:一般人可以像本書作者一樣,有意識的感受到中風發生的徵兆與腦中的變化嗎? | ||
+ | |||
+ | A:看完本書後會覺得:當一個人對於腦中的構造或功能有充足的知識與了解時,如果再加上本書中,作者發病時詳細情況的描述,也許一般人也會跟作者一樣,在發病時感受到自己腦中的變化。 | ||
+ | |||
+ | 雖然同時也有些專業學者對於本書提供的資訊提出一些疑慮,例:本書是作者用自述的方式呈現,她發病當時的記憶為何會那麼清晰的記得;是否寫一些可以幫助人們預防中風發生的知識,而不只發表當中風發生時的辨認與復健…等。但本書如同心得感想部分所提及的,其價值為它可以讓一般人對於中風發生的徵兆與過程更認識,也可以用來鼓勵已經發生中風情況的患者與家屬,朝向較積極正向的想法。 | ||
+ | |||
+ | Q3:作者於本書內容中提及腦神經可以類比於電腦,但其中仍有差異存在,是否可以簡單比較生命體與電腦之間的差異? | ||
+ | |||
+ | A: 現在的認知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發展於電腦出現後,而初始是假設人與電腦相似,人的內在歷程就如同電腦程式般,神經細胞間的電子連結也可以類同於電路的方式解釋,而開始有對於人的記憶等相關認知功能或腦神經的研究。 | ||
+ | |||
+ | 然而依據研究結果的累積,發現人們並不會像電腦一樣死板,回歸到人是個生命體、有機體,如:我們的記憶無法像電腦一樣精確的提取資料,但是因為人的記憶三個歷程:編碼、儲存與提取,會彼此交互作用,而使得我們生存於社會中,可以依據本身的記憶,而選用一個適當的方法來應對外在的刺激,而這也才是記憶最重要的目的。 | ||
+ | |||
+ | 因此可以發現我們人類較電腦而言是較具有彈性的,我們的認知功能主要目的是要決定如何以較適當的方式來回應世界的刺激,以利我們的生存,而腦神經科學研究也有相似的看法。故我們認為這差異也許呼應了本書作者提示:人可以自由選擇由哪一半腦掌握特質來面對事情,其實也表現出生命體的彈性特質。 | ||
+ | |||
+ | = 六、相關連結 = | ||
+ | |||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yyjU8fzEYU 吉兒‧泰勒之演講:講述中風的感覺] | ||
+ | |||
= 七、成員 = | = 七、成員 = | ||
當前修訂版本
目錄 |
[編輯] 一、作者簡介
吉兒‧泰勒,美國精神解剖學家,任職於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身兼哈佛大學腦組織資源中心(簡稱「哈佛腦庫」)的代言人,以及中西部質子放射治療研究所的精神解剖顧問。自1993年起,積極參與美國精神疾病聯盟的各項事務,曾任該組織的全國董事。2008年,獲選為美國《時代》雜誌,全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
[編輯] 二、內容摘要
本書主要共分為十八個章節,以下將會依各章節內容簡介:
第一章 吉兒中風前:介紹吉兒自小勵志成為腦科學家,而後因為大哥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患者後,更致力於探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關腦研究,然而當時腦神經科學發展尚新,資源不充足。而其1994年成為美國精神疾病聯盟全國董事中最年輕之董事,便四處宣揚捐贈大腦予實驗室,以增加研究對象,而成功拓展腦科學研究的資料。然而其於1996年12月10日中風,當時她才30歲,卻喪失了行走、說話、閱讀、寫字、回憶生平的能力。
第二章 中風那天早晨:吉兒描述其於睡夢中,突然被來自左腦的疼痛喚醒,起初其沒有警覺,然而卻感受到奇異的分離感,發現自己的身體行動變得很遲緩、不協調,為了維持站立就很耗費力氣、聽力輸入能力失衡,說話也變得斷斷續續。因為身體不協調而產生的疏離感,為吉兒帶來暫時的祥和感,因為感官上的缺損而阻斷外在雜音,她開始利用她的背景知識,以覺察自己中風了,而進行求救。
第三章 展開求救行動:本章講述吉兒如何嘗試求救,因為左腦溢血而無法正常回憶如何行動,經過花費45分鐘後,成功撥出電話,卻無法正常說話,但確實引起了他人注意到她的不對勁,而前來救援。
第四章 靜下來,堅持下去:等待救援的時候,吉兒嘗試詢問該到哪家醫院,然而她驚恐與洩氣的發現,她幾乎無法發出聲音,也無法理解他人說的單詞意義。在求診過程中,除了體認到死亡的恐懼,也因領悟複雜人體的奧妙,而心生愉悅。
第五章 回歸混沌的嬰兒狀態:此時經過緊急處理的吉兒雖然意識十分清晰,但對外在訊息整合與表達能力卻都喪失了,因而覺得無助,如同一個嬰兒般。不過因為右腦並未損傷,而使吉兒感覺平和。
第六章 神經科加護病房:吉兒簡述因為左腦受損,右腦正常的狀態下的感受,其無法明白文字涵義,卻能以圖形來思考事物。而她也回復樂觀,開始觀察自己中風的各種經驗,與感受生命純粹的能量。
第七章 第二天:次日早晨:此段依據其自己的經驗向大家說明,中風患者雖然失去心智,但沒有失去意識,故希望醫療人員能夠更尊重這些患者。
第八章 第三天:吉吉進城了:吉吉是吉兒的母親,嬰兒般的吉兒在母親的懷抱中得到安穩感,於是接受手術治療。雖然病情似乎控制住了,但吉兒只能先完成簡單的搖晃身軀,以再進一步翻身的過程中,得到成就感,顯示其仍無法做完整的動作。另外,其認知能力有些仍存在,但數字運算、語言理解能力有所受損。
第九章 回家休養,準備動手術:吉兒與吉吉盡一切努力以復健吉兒的身心,讓她恢復強壯,以能承受手術的打擊。吉吉透過讓吉兒重新建構記憶、飲食、物理復健等等方式,以及滿滿的關愛來協助她。
第十章 立體定位顱骨切開術:手術成功。
第十一章 我最需要的:這一章節列出於復健過程中,吉兒認為患者最需要的事情,共列40項,其總意為希望他人要給予中風患者很多的正向支持,不要拿過去與中風後的她作比較,而是要以愛與信任來支持患者進行復健。
第十二章 康復里程碑:吉兒整理每一年康復的進展紀錄於此章節,她花了八年才恢復至她現在的狀態,各知覺、動作逐漸恢復,慢慢回復其生活功能。
第十三章 中風帶給我的洞察:由此次中風經驗讓吉兒發現人的兩個半腦中,存有極端的性格,由於其左半腦 (自負、好辯、時時保持正確、恐懼等) 受損,而感到平靜。故她設立復健的目標為不只是找出兩半腦功能運作的健康平衡點,也希望能讓擁有主權,來選擇要以何種性格來掌控其觀點。
第十四章 我的左腦與右腦:談論到兩個半腦的特性,與人類在進行一個行為時,兩個半腦之間的協調與特性。而在康復過程,吉兒選擇有意識地抑制某些神經迴路的恢復,因為其希望復健著重發展於能讓自己純真、平靜的特質上。
第十五章 掌握自己的主權:說明她是如何利用反省的方式,利用思考讓自己達到掌握選擇當下因以何種機制來面對外在世界。
第十六章 感謝細胞,尊重多維迴路(multidimensional circuitry):介紹人的思考模式是建立在多維迴路裡的,而對於吉兒的選擇理論而言,如何在「觀察迴路」與「投入迴路」之間找到平衡點,以把思緒拉回當下,在作選擇。
第十七章 尋求內心的平靜,達到涅槃:吉兒認為透過:天人合一,默想當下、品味食物,體驗生裡反應、善用嗅覺、運用雙眼、傾聽萬賴、體會觸感、信任右腦的感知、把緊繃的肌肉放鬆、讓煩憂退出我心、發揚右腦的同情心、選擇活得更快樂、感恩,就無所懼等以上方法,讓自己活得寧靜優美。
第十八章 照顧心靈園地:鼓勵讀者們體會她的感受,並努力嘗試讓心靈意識去作選擇其想著重的神經迴路,以讓心理狀態更健康。
[編輯] 三、佳句摘錄
「不像電腦可以先關機、然後重新啟動,生命的豐盛,不只取決於細胞的健康,也取決於我的腦袋靠電流傳送指令與溝通的完整能力。」(p.61)
「我可能沒有辦法完全掌控生命裡發生的事,但是我絕對有辦法選擇如何去感知自己的經驗。」(p.155)
「感受內心深處的平靜,以及彼此和善對待,永遠是你我的一個選項。」(p.199)
[編輯] 四、心得感想
我們讀完此書,都認為作者如何看待與描述其經歷的方式,非常生動有趣,作者以似是回憶錄之方式,記錄她腦中風時無法與她人溝通的心情與內在意識,與她對整件事情的體悟。以多章節與順敘的書寫方式呈現,不似一般的科普書,讓人讀來不會覺得沉悶,甚至相當輕鬆易懂。
而本書附錄介紹了簡易的腦科學知識,可以讓沒有相關腦神經科學基礎的人理解兩半腦之間的不對稱性、各大腦皮質區與邊緣系統所司之職、其運作結果,而能體會作者因腦中風使左腦受損時,有哪些失功能的表現等。除了讓人覺得作者很用心之外,也可以體會作者想將此書推廣於社會大眾的企圖心,因為深入探討後,會明白作者的經驗分享,對於腦神經研究而言是相當奇蹟的支持性存在──可以支持兩半腦各具其不同特質的觀點,以及腦中風患著的意識狀態為何,讓專業人士與社會大眾了解該如何幫助這些患者。
此書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除了內容易懂之外,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樂觀特質與對知識的求知熱誠,讓人十分敬佩。作者受過嚴謹訓練的神經解剖學家,自是比一般人更了解腦部各司之職,而她於前幾個章節中,詳細描述當其中風發作時自己如何回憶大腦結構與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進而逐步評估自己的狀況。有趣的是在這段過程中,雖然她驚訝於自己中風的事實,不過她的樂觀態度與求知欲旺盛讓她忘了恐懼,事實上,作者是非常慶幸自己能有這個經歷,因為可以明確的紀錄整個過程與感受。而這認真的態度,甚至令人不禁吃驚,又覺好笑。
另外,於作者令人震驚的分享中,推翻了我們組員對於腦中風以往的看法,我們原先以為當腦中風的患者發作時,會因為知覺上的失功能,與現實世界疏離,而會失去正常的認知運作,即呈現一個空洞的狀態。但是作者說明以她的情形,儘管無法辨認物體界線與聽覺失能,或是無法以語言理解她人表達的話語內涵,也無法自己順暢說出這些話,但是她仍存有其他的認知能力,她的內在仍可利用她的專業知識繼續做思考與做決策的,這讓我們感到相當的驚奇。書中有一句話令我們印象非常深刻:「我不是笨,我只是受傷了…」,此紀錄不只說明了上述所提,也提示了有些人員對待她,像對待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似乎中風患者沒有了自尊與感受了。
所以這樣的發現,除了對於醫學上有很大的幫助,也更能幫助我們更了解中風的人,讓我們將來有機會遇到相關情況時知道該如何面對,以能避免讓中風者的心靈受到傷害,透過更多細心的同理心對待,可以給予在病痛中的人更多尊重。
附錄提供了腦中風患者40項最需要的事,其實人們都很容易因為一時挫敗而放棄繼續努力,腦中風患者更是如此,他們因為失功能而更易受挫,可能會因為絕望而脫軌。其實照護患者的人們,應該協助紀錄他們每次成功的小成就,回饋給他們,讓他們了解他們能做得到什麼,接下來可以做什麼嘗試,只是要慢慢來,多些耐心、關愛、正向態度,就可以避免令人痛心的放棄出現在復健過程中,以能提升患者復健成功的機率。
另外,我們覺得藉由閱讀這本書而獲得最重要的知識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快樂與否。這源自於人的兩半腦所具有不一樣的特質,左腦具有分類、統合、敘述、批評分析事務的能力,掌控自負、好辯、時時保持正確、恐懼等;而右腦則掌握感激、滿足、同理、樂觀等,據我們所知,目前有腦電波的研究認為右腦活動較強的話,可能可以改善憂鬱程度。作者於書中一直提到當左腦暫時無法運作時,她心中感到一片寧靜,或許這是因為右腦的活動而導致的,這對她來說是幸運的,因為若情況相反,其展現的態度可能也會是相反的。而我們假設可能是因為如此,使她在接受治療與復健的過程中,都能維持樂觀正向的態度來面對所有挑戰。
也因此使她開始著手研究如何透過多維迴路的控制,來控制自己的腦袋運作,透過回到當下,集中思考,透過停止會讓自己痛苦的思考,以逐步降低激發狀態的方式,減少左腦的活動,而讓自己常懷感激的心情,來觀察週遭,我們可以減少攻擊性。其實這讓人驚訝的發現,不論我們是以何種角度來看待世界,都是自己決定的。當自己決定在什麼角度思考越久,就越沉溺於當下的那個想法,或愉快,或憤怒,或恐懼。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書中的作者以正面的狀態來接受自己的人生。突發的中風雖然帶給作者的生活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後續嚴酷的考驗及復健是漫長而艱辛的,花了八年的時間終於使自己腦部功能漸漸復元,但她一直以嚴肅、正面、樂觀的態度來面對這樣的人生。所以我們也應當學習她,要勇敢的面對挑戰,並且要相信自己,才能踏穩於未來生活中所要跨出的每一個步伐,並邁步前進。
最後,我們認為最能呼應作者欲傳遞給我們讀者們的啟發是書中的一句話:「把當下這一刻看成完美的一刻,永遠是一個選項。」,而有一句話這麼說:「快樂與不快樂都是過一天,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快樂的過每一天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何苦自己虐待自己?其實我們只要學習轉變想法,學習把握當下,且對我們的生命心懷感激,最單純的感激,就是感謝我們還活著,以還能有機會來參與每一天的美好。
[編輯] 五、討論分享
Q1:如果你身邊有人中風了,卻不願意接受復健,並認為復健對他沒有幫助,該如何使他坦然接受並進行復健呢?
A: 一、身邊的人必須充滿幹勁與關懷,以激起患者「我要嘗試」的念頭。 二、由於患者的康復並不是他能獨立完成,因此周遭的人須給予極度的信心,相信他有能力持續學習、療養和成長,認定他一定會復原。 三、不斷鼓勵他,讓患者知道自己還有價值,讓他相信有夢想可以追逐。
Q2:一般人可以像本書作者一樣,有意識的感受到中風發生的徵兆與腦中的變化嗎?
A:看完本書後會覺得:當一個人對於腦中的構造或功能有充足的知識與了解時,如果再加上本書中,作者發病時詳細情況的描述,也許一般人也會跟作者一樣,在發病時感受到自己腦中的變化。
雖然同時也有些專業學者對於本書提供的資訊提出一些疑慮,例:本書是作者用自述的方式呈現,她發病當時的記憶為何會那麼清晰的記得;是否寫一些可以幫助人們預防中風發生的知識,而不只發表當中風發生時的辨認與復健…等。但本書如同心得感想部分所提及的,其價值為它可以讓一般人對於中風發生的徵兆與過程更認識,也可以用來鼓勵已經發生中風情況的患者與家屬,朝向較積極正向的想法。
Q3:作者於本書內容中提及腦神經可以類比於電腦,但其中仍有差異存在,是否可以簡單比較生命體與電腦之間的差異?
A: 現在的認知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發展於電腦出現後,而初始是假設人與電腦相似,人的內在歷程就如同電腦程式般,神經細胞間的電子連結也可以類同於電路的方式解釋,而開始有對於人的記憶等相關認知功能或腦神經的研究。
然而依據研究結果的累積,發現人們並不會像電腦一樣死板,回歸到人是個生命體、有機體,如:我們的記憶無法像電腦一樣精確的提取資料,但是因為人的記憶三個歷程:編碼、儲存與提取,會彼此交互作用,而使得我們生存於社會中,可以依據本身的記憶,而選用一個適當的方法來應對外在的刺激,而這也才是記憶最重要的目的。
因此可以發現我們人類較電腦而言是較具有彈性的,我們的認知功能主要目的是要決定如何以較適當的方式來回應世界的刺激,以利我們的生存,而腦神經科學研究也有相似的看法。故我們認為這差異也許呼應了本書作者提示:人可以自由選擇由哪一半腦掌握特質來面對事情,其實也表現出生命體的彈性特質。
[編輯] 六、相關連結
[編輯] 七、成員
夏允中 黃思捷 周于文 張湘凌 王詩婷
李芝瑩 李羿潔 陳沛緹 崔珺甯 蕭惇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