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jour,佛洛姆
出自KMU Wiki
在2009年11月29日 (日) 09:34所做的修訂版本 (編輯) 97020034 (對話 | 貢獻) (→123) ←上一個 |
當前修訂版本 (2009年11月30日 (一) 11:07) (編輯) (撤銷) 97020034 (對話 | 貢獻) (→前言-書名) |
||
(165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Bonjour,佛洛姆]] |
+ | {| border="1" style="border-collapse;" | ||
+ | !討論時間 | ||
+ | !討論地點 | ||
+ | !討論主題 | ||
+ | !導讀人 | ||
+ | !出席人 | ||
+ | !紀錄者 | ||
+ | |- | ||
+ | ||(一)98/10/22 10:00~12:00 | ||
+ | ||討論室(一) | ||
+ | ||「是」與「有」的區分重要性 | ||
+ | ||陳右純 | ||
+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 | ||
+ | ||柯亞君 | ||
+ | |- | ||
+ | ||(二)98/10/26 12:00~13:00 | ||
+ | ||E25 | ||
+ | ||日常生活中的「是」與「有」 | ||
+ | ||陳右純 | ||
+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王晴柔 | ||
+ | ||柯亞君 | ||
+ | |- | ||
+ | ||(三)98/10/28 13:00~14:00 | ||
+ | ||討論室(一) | ||
+ | ||《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 ||
+ | ||陳右純 | ||
+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 | ||
+ | ||柯亞君 | ||
+ | |- | ||
+ | ||(四)98/11/5 13:00~14:00 | ||
+ | ||討論室(一) | ||
+ | ||什麼是「有」的生存情態? | ||
+ | ||陳右純 | ||
+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 | ||
+ | ||柯亞君 | ||
+ | |- | ||
+ | ||(五)98/11/11 12:00~13:00 | ||
+ | ||E25 | ||
+ | ||什麼是「是」的生存情態? | ||
+ | ||陳右純 | ||
+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王晴柔 | ||
+ | ||柯亞君 | ||
+ | |} | ||
+ | |||
+ | ==前言-書名== | ||
+ | [[Image:生命的展現.jpg|85px|right]] | ||
+ | *'''生命的展現'''(遠流出版公司) | ||
+ | 《生命的展現》探討的是「是」與「有」的生存情態。我們通常了解「有」比了解「是」還要更清楚,因為我們在現今社會能經歷到的多是「有」,而不是「是」。透過讀書會,從閱讀到討論自身經歷,試著了解是與有的特質與對我們的影響。以下會介紹什麼是「是」,什麼是「有」? | ||
+ | |||
+ | ==作者介紹== | ||
+ | |||
+ | [[Image:9903ee53a7db36ac.jpg|80px|right]] | ||
+ |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 | ||
+ | 又譯作佛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佛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佛氏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 ||
+ | |||
+ | == 第一次討論-「是」與「有」的區分之重要性 == | ||
+ | ;前言: | ||
+ | 一般我們常常把「佔有」視作一種生命型態,我們為了生活,常常會要「有」一些東西,更是為了要享受這些東西,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佔有」它們,而你是否想過,當一個人要你在五分鐘內完全去除你的身分地位和所擁有的角色來介紹自己,你說得出來嗎?我們通常會說我是個學生、我叫甚麼名字、我有幾個家人等等,而我們所敘述的自己,都是外在加諸於我們身上的,若沒有外在的事物定義我們的角色,那麼我們,到底是甚麼呢? | ||
+ | ;定義: | ||
+ | 「有」與「是」是兩種最根本的經驗型態,當這兩種型態之間的力量互移就決定了個人的性格,以及種種社會上的性格,如果我們想獲得精神上的富裕與力量,就必須要一無所有,使自己開,使自己「空」,這個意思是使自己不要被「有」的欲望有所牽絆住,我們的目標不是「有」許多而是「是」許多,當我們所擁有這些外在事物的時候,我們必須想想這些所擁有的東西和內心自己的價值關聯,所謂的「空」不是甚麼都沒有,而是要我們不被慾望所控制自己的內心真誠感受,我們要以「是」的形態去了解自己,更容易讓自己的內心有所滿足感。 | ||
+ | ;舉例一(對事物的看法): | ||
+ | 其中書上舉了三篇的詩詞,每個詩詞都能代表各種「是」與「有」的型態,第一篇是尼生的詩,尼生看到一朵美麗的花,他極度想了解他,他把它摘下,像尼生這種過於求的渴望,讓這朵花因為他的感興趣而死掉,反之芭蕉的俳句則是寫著他看到這朵美麗的花開在樹籬邊,他只是「看」,不僅是是看,還要與之合一,讓這朵花繼續活下去,但如果真的要瞭解這兩首詩中其中「是」與「有」的意涵可以看以下第三首歌德的詩,歌德獨自漫步,他也看到了一朵美麗的小花,他把它摘回去,但他不只是一味的想擁有它,他把它摘種於更好的環境中,讓這朵小花開得更好,以上的詩是說我們擁有一樣東西,不僅僅是我們所擁有的,而我們要讓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讓這些東西使我們生命更好、更精彩。 | ||
+ | ;舉例二(語言上的「是」與「有」): | ||
+ | 我們常常會說「我有一個想法」,而你是否仔細想過「想法」是你擁有的嗎?這不是你自己的感受嗎?從上述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得知最近的語言方式顯示出疏離的嚴重性,不說「我想」而是說「我有一個想法」,這就像是我們主觀的經驗被抹除了,那個感知的「我」已經被佔有的「它」所取代了,我們把自己本身的感受變成了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想法,我們通常會藉由這種方式將本身的感覺物化,這是因為害怕而不肯面對自己,才把原來屬於自己的東西分開,也是因為自己不了解這種感受,才會以物化的方式呈現,以致於更加的了解自己,以下的例子可以說明,當我們睡不著覺的時候,我們會說我們有失眠症,並且會試圖把自己緊張、不安和焦慮的經驗推開,而把這種狀況以肉體病徵來解釋,這種想法只是我們不想面對自己睡不著的事實。 | ||
+ | ;總結: | ||
+ | 談論到「有」與「是」所指的是兩種基本的存在情態,兩種對待自己及世界的不同取向,兩種不同的性格結構。 | ||
+ | *在「有」的生存型態中,我跟世界的關係是一種佔有、擁有或擁有的關係,我要每個人,每個事物也包括我自己本身,都是我的財產。 | ||
+ | *在「是」的生存型態中,可以分辨為兩種意涵,其一是跟「有」的情態相對照的,意謂著活潑與對世界的真誠關切,其二是跟「外表」相對照的其所指的是真正的本性,也就是真實的實在。 | ||
+ | 最後要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也就是「消費」,在我們現在的消費型態中即是一種「佔有」,因為這種佔有的模式會讓人想消費得更多,若我們把消費當作是一種「是」的形態,讓所消費事物和心態合一,我們就容易感到滿足。 | ||
+ | |||
+ | ==第二次討論-日常生活中的「是」與「有」== | ||
+ | ;前言: | ||
+ | 由於我們的社會都在全心全意的獲取財富,製造利潤,所以很少見到「是」的生活型態,而大部分的人都將「有」的型態視為最自然的生活狀態,就因為生活上的所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原因,讓更多人不了解「是」是甚麼,以下就列出了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來比較其中之間的「是」與「有」的情態。 | ||
+ | ;學習: | ||
+ | 在學習之中可以發現,這些「佔有」型態的學生藉著抄筆記將老師所講的字一字不漏的抄下來,以便於他們以後若忘記可以翻起來看,但這其中這些老師所敘述的內容並不會成為他們的思想體系裡,他們只會把這些話語排成一串觀念或整套理論,他們只是變成了老師所說的話的擁有者而已。而以「是」的形態的學生呢,老師所說的問題他們已經事先想過了,也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問題,會在他們的心中反覆思索,而以活潑的、有創造性的方式來接納和回應,他們聽到的不只是一套理論而已,他們把它加以消化,並利用自己的一套想法說出,比較這兩樣「是」與「有」的學生型態可以發現,擁有「是」的情態的學生比較容易比「有」的型態學生更有效的學習。 | ||
+ | ;記憶: | ||
+ | 在「有」的型態中,記憶是一種機械式的學習,記憶的連接完全是「機械式」的,純粹是一種邏輯式的概念,這就像一般人在看照片一樣,我們看到照片中的人便會聯想到他是誰,看到風景便會想到我來過這個地方,相片變成了一種疏離的記憶。而在「是」的情態中,記憶卻是「活潑」的來回憶起語言、觀念、景象、繪畫、音樂,也就是當我們記起一樣事物時,其他的事物也會跟著記起來,一個意念跟另一個意念的連接,這是一種創造性思考,以這種型態來記憶,雖然我們看到一種東西並不能完全回憶起,但我們可以以再創造的方式讓我們的記憶重現。 | ||
+ | ;談話: | ||
+ | 大家可以想一想最輕鬆的談話到底是甚麼呢?大都都會想到跟他人相處時就算不說話也不會感到彆扭,通常我們跟與自己不熟悉的人走在一起會覺得很尷尬,會一直的想找話題講,像這種相處模式就是一種「有」的形態,我們會不停的創造出話題,我們會想說今天我有怎樣怎樣,一直去說出自己所擁有的話題,看別人是不是也擁有它而和它產生共鳴,這種談話時在令人很不舒服。但若以「是」的形態來說,談話不只是一種「物」的交換,而是一種真正的對話,並且充滿喜悅的,當你跟一個要好的朋友說話,就算話題停了,你也不會感到不安,因為這是一種真實的對話。 | ||
+ | ;閱讀: | ||
+ | 閱讀一本書和念書是否不同,可以來區分這其中的差異性,閱讀一本書就像是擁有「是」的生命形態,我們參與在這本書中,我們把我們融入了這其中,我們除了可以藉由閱讀了解書中的內容,在此時我們也能更加的了解自己。而念書就有點像「有」 | ||
+ | 的形態,我們為了考試,而將書中的內容死記下來,但我們並不瞭解其中的意義,我們只是覆述我們所讀的思想罷了,我們並未加諸自己的想法,若能把念書的形態轉換為「是」的形態的話,我們念起書來會更加的融會貫通。 | ||
+ | ;愛情: | ||
+ | 當我們還未擁有對方的時候,我們都會很珍惜對方,並且付出一切的討對方開心,當我們的關係確立之後,我們便會對方開始不那麼在乎了,這也就是一種「有」的型態出現了,因為我已經擁有對方了,他是我的,所以我已經不需要珍惜、付出,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必要再贏取對方,這種原本對愛的美感卻因為擁有後而感覺到無聊、無趣,若我們能夠以「是」的情懷來看待看雙方間的愛情,兩人之間的發展便會比之前更加親密、更加強烈,對方是我的一部分,我必須無時無刻的好好珍惜,我能夠了解對方的感受,因為我知道其顯示在我心中,就像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不會輕易的將他捨去。 | ||
+ | ;總結: | ||
+ |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都可以以這兩種型態加以解釋的,可以看出「是」是個活潑的、正向的形態去面對我們所生活中的各種事件,但我們通常都會把「有」的形態視為理所當然,如果我們能加以試用我們生命中的「是」的形態,我們會發現現在所處的世界中將會發生很不同的改變。 | ||
+ | |||
+ | ==第三次討論-《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 ||
+ | ;前言: | ||
+ | 在這其中提出的聖經中的故事和愛克哈特的描述來闡述「是」與「有」的意義,在這其中我們更能夠發現出「是」與「有」的另外一種意義架構。 | ||
+ | ;由舊約聖經來解釋: | ||
+ | 『離開你所擁有的,解脫你的一切枷鎖;赤裸裸的去做一個生命!』這是舊約聖經裡其中一個的主題,內容是敘述說亞伯拉罕離開他現在所住的家鄉,而走向未知,他逃開了約束,但他的後裔卻在新的土地定居了下來,新的族群關係發展出來而造成了新約束,他們開始崇拜起偶像來,也就是神祉,讓祂變成了他們的主人,他們應而變成了奴隸。第二個故事要說的是摩西,神受命於他,要他帶希伯來人走入沙漠,希伯來人本身不願意,但還是隨著他們領袖走入沙漠,當摩西消失後,希伯來人開始絕望,於是找來亞倫用從他們之前家鄉所帶來的黃金製造了一隻金牛,並把它當神奉養,於是這種新的世代像以前一樣難以逃過沒有枷鎖的方式而度日,有些革命的思想家想認為這些人說不定要被趨逐出去才能重新找到解放之路,當他們失去了他們的國家、失去了他們的神殿、失去了他們的儀式,等他們一切都失去後,才能漸漸體會到「是」的意識,因為他們只剩下做為生命的理想:知、學、思考與判望彌撒亞。 | ||
+ | ;由新約聖經來解釋: | ||
+ | 在撒旦引誘耶穌的故事中強調要擺脫一切貪婪,一切佔有的渴望,撒旦對耶穌的第一個誘惑就是把石頭變成麵包,這就代表了對物欲的一切渴望,但耶穌拒絕了,而撒旦不死心又引出第二個誘惑就是給他無限的權利,但這個誘惑又被耶穌給否決了,在這其中,撒旦所代表的是物質的消耗和控制人與自然的力量,而耶穌代表的是「是」,代表了「不有」乃是「是」的前提,雖然現代的世界中是撒旦的原則所獲勝了,但我們還是排除不了人們充分對實現「是」的渴望,這個重點是我們必須完全從「有」的結構中解放,一切正面的道德規範都必須扎根於「是」,更享與休戚相共的道德基礎上。然而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在佛教的戒條中更清楚的看到,它甚至比新約更為強調戒除一切貪婪,這也包括不執著於自己的自我,不執著有「恆常之物的概念」,放棄對完美的渴望。 | ||
+ | ;愛克哈特的解釋: | ||
+ | *對「有」的意義: | ||
+ | 他的定義是『那甚麼都不要的,甚麼都不知的,甚麼都沒有的人,是為貧窮的人。』你大概會把貧窮認為是一個不好的名詞,而對這個想法感到遲疑,但這邊的「貧窮」是在說明內在貧窮的人,這個是好的意義,因為他們不會受到物慾,內心不被外在事物所牽絆,他們做的事是真實的他們自己,而不是被外在事物所強加的,在「佔有」的生存型態中,重點不是我們所佔有的對象,而是我們對其中的整個態度,一切事物都可以變成我們貪渴的目標,當我們執著於它們時,會讓它們變成了束縛我們自由的枷鎖,這樣反而會阻斷我們自我實現的道路。 | ||
+ | *對「是」的意義: | ||
+ | 他把「是」分成兩種型態,其一它是一種「真」,也就是推動我們的實體與精神,是驅策我們行為的性格,它往往是指無意識的動機,相反的,如果我們的行為和心靈分離則它就不具有任何真實性,其二是一種在其身之內又復超越其身的流動復流動的東西,它是一種真誠的的活動的條件,在愛克哈特的道德體系中,至高的美德是豐饒的內在活動,而他的先決條件是要先克服自己一切的自執和貪婪。 | ||
+ | ;總結: | ||
+ | 從以上三種概念可以看出他們對「是」與「有」的概念有共同的相似處,皆是戒除一切貪婪,把「有」的情態一切隔除掉,當隔除了一切的「有」的生命形態,可以找出其中「是」的生命意義。 | ||
+ | |||
+ | ==第四次討論-什麼是「有」的生存情態?== | ||
+ | ;前言: | ||
+ | 我們常以財產、利益、權勢為中心,於是人的快樂就在於超越他人,在於自己的權勢,這種型態就很像「有」的生活型態,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中,我們強調誰「擁有」的最多。 | ||
+ | ;貪欲的社會-「有」: | ||
+ | 財產可以稱為「私有」財產,因為擁有財產的人是它的唯一主人,有充分的權力運用它並且剝削他人對它的運用和享受,在現代的工業社會中,一般人用來滿足他所獲取和擴充財產的渴望是藉由擴張他所有權的範圍,包括他的朋友、愛人、健康、旅行、藝術品、上帝,最後來還有自己的自我,人,因此被塑造成了「東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採取了所有權的性質,我們通常會感覺到自我是我們各自擁有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又是我們認同感的基礎,這種人對於自我的感覺,都來自於社會資本主義所建構出的。 | ||
+ | ;「有」的本質: | ||
+ | 「佔有」的形態是排斥他人的,只要有我的財產,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保有它,也不需要去對它做出建設性的運用, | ||
+ | 佛陀就稱這種想法為「貪」,而猶太教和基督教則稱此為「欲」,它把這一切的一切都變成了死的東西,屈服於他人的權力之下,在這個字表面上看的「有」,似乎是恆常不變的本質,但事實上,這種對一種東西的佔有、控制只是生活的過程中其實是一個隨時在變的變數。 | ||
+ | ;其他「有」舉例: | ||
+ | 其中「命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名詞似乎就代表著是一個經得起的久遠而且不可壞的實質─而非一種過程,也就是當我們聽起別人說起桌子時,我們會想到一個實物,而非想到它是怎麼製造出來的,有名字就代表了他們本身的實體,即使這只是一個片面上的名詞罷了,像這類的名字會有誤導性,讓我們以為我們所說的是固定的實質,但實際上,名字所指的東西卻只是一種用來組織我們所感覺到的東西而造成另外某些感受的詞組而已,這些感受是為了來對某些物體覺知,當碰到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我們根本不了解這其中的意義,當某樣東西有名字時,這個名字就佔據了這個東西的本質和意義。 | ||
+ | ;總結: | ||
+ | 「佔有」的生存情態,是以財產和利益為中心的態度,當然,若我們要控制這財產和利益必定會產生出權勢欲,為了控制別人,我們必須要有權勢來反抗他們,為了得到財產,我們也要有權力以免被他人所奪取,因為大家都有這種觀點,所以都會感覺所得到的不夠,永遠都不會覺得滿足,以致於我們一直存在這種競爭的循環之中。 | ||
+ | |||
+ | ==第五次討論-什麼是「是」的生存情態?== | ||
+ | ;前言: | ||
+ | 「是」指的是「真」,它是跟虛假和欺妄是對立的,就以上的意義而言,如果想要擴張「是」的領域,就意謂著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真相之洞察,以下就敘述所謂的「是」到底是甚麼? | ||
+ | ;「是」的特質: | ||
+ | 就前述可以看出「有」所涉及的是「東西」,而東西是可以確定的,可加以描述的,相對於「是」,「是」所涉及的卻是經驗,而人的經驗是不可以被描述的,人是活生生的,並不是死的,人一生中的經驗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是不可能被完完全全的了解的,像單一行為也沒辦法完全清楚的描述出來,這可以舉一個例子為證,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其中的微笑不是言語可以捕捉出的,正是因為來自於這種無法由文字捕捉的「神秘」,讓每個人所解讀出的意涵有所不同,更加劇了這幅畫的可看性。 | ||
+ | ;「是」的特質之一-活潑: | ||
+ | 「是」的先決條件是獨立、自由、與理性的批判能力,它指的是內在的活動,是將人的能力做創發性的運用,意謂著更新自己、成長、流溢,意謂著去愛、去超越孤立的自我所構成的牢獄、去關懷、去感興趣、去「在乎」、去給予,它是不能用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只能由分享經驗而溝通,若我們要成為一個活潑的生命,我們必須放棄我們自己的自我中心心態,放棄自私;用另一種觀點的說法也就是使自己「空」,使自己「貧」。 | ||
+ | ;「是」的特質之二-主動(活動): | ||
+ | 現代的人都是把活動是為有社會目的的行為,以期望能夠導致某些社會性的改變,它涉指的只是行為,而並沒有涉指到行為背後中的人,可以說是「活動」和「忙碌」是並無區別的,但其實活動跟忙碌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就類似於這兩種「疏離的活動」和「未疏離的活動」之分別,前者表示出並未真正的活動,而是被某些外在力量或內在力量作用在我們的身上,是驅迫性的,是利用趨迫力去促使我們做一些與自己意願相違的事,而後者則是我自己是我活動的主體,這也意謂著我的活動是我能力之表露,我和我的活動是一體的,稱為「創發性活動」。 | ||
+ | ;「是」的特質之三-給予、分享: | ||
+ | 這種特質可以說是結合了前面的兩種特質,這些力量都是來自於人類生存的特殊力量,以及人生而具有的克服孤立的渴求,其方式就是與他人合而為一,培植這種「分享」的力量是我們一種潛能,我們藉由這種給予、分享、犧牲特質和對他人所付出,來增加我們對我們自己在這個社會角色上的認同感。 | ||
+ | ;總結: | ||
+ | 一個社會,由於其原則就在貪取利益和財務上,因此它所創造出來的性格就是以佔為己有的個性為主,但如果有人想要脫離這種型態的話,它就會變成這個世界上的「棄民」,最後消失在這個社會上,通常大家都會避免變成這樣而去順應這個社會,或許帶領我們的領袖可以站出來,提倡一些愛與犧牲的特質,讓世界的主流變成這種「是」的形態的特質,這樣大家都會去追尋它,這不是很好嗎? | ||
+ | |||
+ | ==結論== | ||
+ | 我們透過的這次的讀書會更加了解到我們一般認為很普遍的「是」與「有」這兩個字,最後我們可以把這兩個字用簡單一段話敘述出來,我們根據書中對於「是」與「有」的闡述,更加了解這兩個字對其中生命的意義。 | ||
+ | *「是」:是一種經驗,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真相之洞察」。 | ||
+ | *「有」:是一種表面,是以佔有、擁有的關係去定義或了解人的存在。 | ||
+ | |||
+ | ==組員心得== | ||
+ | ;陳右純 | ||
+ | 「有」是這麼的普遍甚至是氾濫,但有時候對「是」的生存情態的嚮往或刻意追尋,是不是都其實是一種「有」?回到本質、單單的…單單的存在吧,應該是本來面目,也是喜樂真正的來源,卻被一層一層的保護和偽裝變成了過度競爭、過度佔有、過度害怕失去。不能說「有」就是錯「是」就是好,但是幾個人可以坐下來試著想想我們到底用怎樣的信念在過我們的生活是件有趣愉快的事。《生命的展現》中,佛洛姆談論「是與有」的脈絡和舉的例子,看下去就不斷會對「是與有」有更深或不同面向的省思,像是有從詩、從語言學、從聖經、從馬克思……等等去談論,不是每個例子都能百分之百的體悟,但像打開一道又一道窗,驚奇的使眼睛不斷發亮。 | ||
+ | ;蘇靖茹 | ||
+ | 剛開始收到這一本書,翻開導論準備好好研究一番時,當下的我覺得真的可以把這本書看完嗎?因為是很有深度而且會讓我們腦子打結的一本書。「是」與「有」,這兩個字的意涵早在我們國小時就自以為懂了,「有」就是我擁有的東西,「是」就是我是什麼樣的人嘛!但這兩個字為什麼可以被足足探討一整本書?隨著章節的討論,我漸漸知道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和差異性,最後的結論就如同書中所想傳達的一句話一樣:「是的情態中最適合的知識乃是知道得更深。而在有的情態之中,則是讓知道得更多。」不管學習、閱讀、愛情及信仰,人們大多用「有」的想法去看待每樣事物,我們潛意識都有「占有」的心態,學習中,我們只是擁有老師的知識,並非真正的深入了解裡頭的意涵;閱讀中,我們只探究外表的故事性,並非去探討書中的背後所想表達的意義;愛情中,情感到最後似乎會演變成占有的心態,而並非用「是」的心力去努力維繫這段感情。或許我們認為我們擁有它,但其實不是如此,甚至反而被操縱被支配。我們太在意我們所擁有或快失去的東西,但卻沒想過我們是否真心去懂那些東西!如果我們很懂它很了解它,那時根本不怕失去它了。我發現,這短短的兩個字,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和各個事物上,它們是最基礎的想法,會左右我們將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成敗。它啟發我的思考,讓我反思很多不曾想過的問題,也讓我會試著用不如以往的方式來看待事情。不能說這本書會巨大影響我的人生,但起碼它影響我未來的應對事物的態度! | ||
+ | ;吳雅慧 | ||
+ | 每周一次的會談讓我更深的認識大家,從大家的想法發表之中,尤其是神學這部分是我所不熟悉的,經由讀書會的機會正好接觸一番,果然受益非凡,神學真的非常不一樣的想法,雖然經常是玄之又玄讓自己昏頭,但仔細思索起來,在這次閱讀的字裡行間彷彿看懂了一些意思,關於「是」與「有」這兩種概念。我常在爭論「是」是一種肯定的強調用法,是確定的說法,但是討論下來的結果,大家的想法不盡然相同,有些不確定,有些不懂,有些肯定,有些是平述,如果用知識來舉例,也許可以讓人比較好明白,但也許又懵了,我就拿自己看金庸小說中敘述佛道部分來說,佛教的因果論是可以從故事脈絡之中去了解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我們可以解是因果論「是」什麼,但卻不能細述因果論它真正的意義與背後的意涵,漸漸地討論方向被轉向成為知識的擁有,就因果論來說,我沒有擁有它,如此說來「是」與「有」之間似乎默默相關連著,我們的獨書會在這兩種概念上爭論了很久,後來就用知識來解釋它們,在加上同學在基督團契上的分享,並以神學角度解釋,逐漸理解。討論的樂趣是爭辯,對我而言,不斷提出問題和自己的解釋,最後一定可以歸結出一個滿意的答案過程,而且非常能理解且印象深刻,我喜歡討論,而這次讀書會的討論方式是我們生活與閱讀,從生活經驗例子中去驗證書本的說法是很不一樣的討論方式,也因此我們更了解彼此,無形中距離拉近不少,另一部分,細細閱讀的過程中,似乎在思緒上更廣闊些,許多面向都可以被討論,於是便會思考更多面向,忽然覺得自己的想法不一樣了。 | ||
+ | ;柯亞君 | ||
+ | 很開心能夠參與讀書會,在讀書會的討論中氣氛是愉快輕鬆的,因為大家都是讀著自己想看的書,我們讀的這本「生命的展現」看標題就感覺到有點玄,讀起來還真的是要我們慢慢思考的,每週一次的讀書會,經過右純的導讀,讓我們更清楚書中所要闡明的一些事情,當了解之後的那中恍然大悟的感覺真的很棒,雖然這本書剛開始感覺有點像在讀哲學,在讀書會要邁入尾端時,我們找出了一個討論的方法,也就是讓大家來交換意見,根據書中所提到的內容,大家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解釋,我覺得很棒,我們不僅更加知道大家想表達甚麼,也知道了一些大家外在所看不出來的事,這算是一種小團體吧!大家藉由這個讀書會的機會讓大家更了解彼此,更加的親密,有的時候我們這樣說出自己的意見,讓別人提出看法,這種感覺滿好的,最後,我是屬於做最後大家討論經驗統整的負責人,我發現透過最後的統整,讓我更加的了解這本書所要闡述的意義,單單就這兩個字「是」與「有」就可以衍伸出很多種面相,看了第一頁的確會很想讓人在看下去,書中所討論的是「是」與「有」,但這其中討論了很多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最後真的很符合這本書的標題「生命的展現」,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往往我也只能受到「擁有」這兩個字所牽絆,我完全沒領悟「是」的意義,所以當我失去了某樣東西,我會很痛苦,很感謝這個讀書會和這本書還有大家互相交流的意見,讓我更了解「是」的生命意涵,我想往後的我會更加努力的去逃脫這「擁有」的枷鎖,做到「是」自然情態,也就是使自己「空」,不被心中欲望所牽絆,使自己達到內心的「貧」。 | ||
+ | |||
+ | ==活動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Image:Bonjour1.jpg|400px|right]] | ||
+ | | [[Image:Bonjour2.jpg|400px|right]] | ||
+ | |- | ||
+ | | [[Image:Bonjour3.jpg|400px|right]] | ||
+ | |<pre>'''Bonjour,佛洛姆讀書會圓滿結束啦!!!!!'''</pre> | ||
+ | |} |
當前修訂版本
Bonjour,佛洛姆
討論時間 | 討論地點 | 討論主題 | 導讀人 | 出席人 | 紀錄者 |
---|---|---|---|---|---|
(一)98/10/22 10:00~12:00 | 討論室(一) | 「是」與「有」的區分重要性 | 陳右純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 | 柯亞君 |
(二)98/10/26 12:00~13:00 | E25 | 日常生活中的「是」與「有」 | 陳右純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王晴柔 | 柯亞君 |
(三)98/10/28 13:00~14:00 | 討論室(一) | 《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 陳右純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 | 柯亞君 |
(四)98/11/5 13:00~14:00 | 討論室(一) | 什麼是「有」的生存情態? | 陳右純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 | 柯亞君 |
(五)98/11/11 12:00~13:00 | E25 | 什麼是「是」的生存情態? | 陳右純 | 陳右純、柯亞君、蘇靖茹、吳雅慧、王晴柔 | 柯亞君 |
目錄 |
[編輯] 前言-書名
- 生命的展現(遠流出版公司)
《生命的展現》探討的是「是」與「有」的生存情態。我們通常了解「有」比了解「是」還要更清楚,因為我們在現今社會能經歷到的多是「有」,而不是「是」。透過讀書會,從閱讀到討論自身經歷,試著了解是與有的特質與對我們的影響。以下會介紹什麼是「是」,什麼是「有」?
[編輯] 作者介紹
-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
又譯作佛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佛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佛氏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編輯] 第一次討論-「是」與「有」的區分之重要性
- 前言:
一般我們常常把「佔有」視作一種生命型態,我們為了生活,常常會要「有」一些東西,更是為了要享受這些東西,所以我們必須要先「佔有」它們,而你是否想過,當一個人要你在五分鐘內完全去除你的身分地位和所擁有的角色來介紹自己,你說得出來嗎?我們通常會說我是個學生、我叫甚麼名字、我有幾個家人等等,而我們所敘述的自己,都是外在加諸於我們身上的,若沒有外在的事物定義我們的角色,那麼我們,到底是甚麼呢?
- 定義:
「有」與「是」是兩種最根本的經驗型態,當這兩種型態之間的力量互移就決定了個人的性格,以及種種社會上的性格,如果我們想獲得精神上的富裕與力量,就必須要一無所有,使自己開,使自己「空」,這個意思是使自己不要被「有」的欲望有所牽絆住,我們的目標不是「有」許多而是「是」許多,當我們所擁有這些外在事物的時候,我們必須想想這些所擁有的東西和內心自己的價值關聯,所謂的「空」不是甚麼都沒有,而是要我們不被慾望所控制自己的內心真誠感受,我們要以「是」的形態去了解自己,更容易讓自己的內心有所滿足感。
- 舉例一(對事物的看法):
其中書上舉了三篇的詩詞,每個詩詞都能代表各種「是」與「有」的型態,第一篇是尼生的詩,尼生看到一朵美麗的花,他極度想了解他,他把它摘下,像尼生這種過於求的渴望,讓這朵花因為他的感興趣而死掉,反之芭蕉的俳句則是寫著他看到這朵美麗的花開在樹籬邊,他只是「看」,不僅是是看,還要與之合一,讓這朵花繼續活下去,但如果真的要瞭解這兩首詩中其中「是」與「有」的意涵可以看以下第三首歌德的詩,歌德獨自漫步,他也看到了一朵美麗的小花,他把它摘回去,但他不只是一味的想擁有它,他把它摘種於更好的環境中,讓這朵小花開得更好,以上的詩是說我們擁有一樣東西,不僅僅是我們所擁有的,而我們要讓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讓這些東西使我們生命更好、更精彩。
- 舉例二(語言上的「是」與「有」):
我們常常會說「我有一個想法」,而你是否仔細想過「想法」是你擁有的嗎?這不是你自己的感受嗎?從上述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得知最近的語言方式顯示出疏離的嚴重性,不說「我想」而是說「我有一個想法」,這就像是我們主觀的經驗被抹除了,那個感知的「我」已經被佔有的「它」所取代了,我們把自己本身的感受變成了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想法,我們通常會藉由這種方式將本身的感覺物化,這是因為害怕而不肯面對自己,才把原來屬於自己的東西分開,也是因為自己不了解這種感受,才會以物化的方式呈現,以致於更加的了解自己,以下的例子可以說明,當我們睡不著覺的時候,我們會說我們有失眠症,並且會試圖把自己緊張、不安和焦慮的經驗推開,而把這種狀況以肉體病徵來解釋,這種想法只是我們不想面對自己睡不著的事實。
- 總結:
談論到「有」與「是」所指的是兩種基本的存在情態,兩種對待自己及世界的不同取向,兩種不同的性格結構。
- 在「有」的生存型態中,我跟世界的關係是一種佔有、擁有或擁有的關係,我要每個人,每個事物也包括我自己本身,都是我的財產。
- 在「是」的生存型態中,可以分辨為兩種意涵,其一是跟「有」的情態相對照的,意謂著活潑與對世界的真誠關切,其二是跟「外表」相對照的其所指的是真正的本性,也就是真實的實在。
最後要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也就是「消費」,在我們現在的消費型態中即是一種「佔有」,因為這種佔有的模式會讓人想消費得更多,若我們把消費當作是一種「是」的形態,讓所消費事物和心態合一,我們就容易感到滿足。
[編輯] 第二次討論-日常生活中的「是」與「有」
- 前言:
由於我們的社會都在全心全意的獲取財富,製造利潤,所以很少見到「是」的生活型態,而大部分的人都將「有」的型態視為最自然的生活狀態,就因為生活上的所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原因,讓更多人不了解「是」是甚麼,以下就列出了幾個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來比較其中之間的「是」與「有」的情態。
- 學習:
在學習之中可以發現,這些「佔有」型態的學生藉著抄筆記將老師所講的字一字不漏的抄下來,以便於他們以後若忘記可以翻起來看,但這其中這些老師所敘述的內容並不會成為他們的思想體系裡,他們只會把這些話語排成一串觀念或整套理論,他們只是變成了老師所說的話的擁有者而已。而以「是」的形態的學生呢,老師所說的問題他們已經事先想過了,也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問題,會在他們的心中反覆思索,而以活潑的、有創造性的方式來接納和回應,他們聽到的不只是一套理論而已,他們把它加以消化,並利用自己的一套想法說出,比較這兩樣「是」與「有」的學生型態可以發現,擁有「是」的情態的學生比較容易比「有」的型態學生更有效的學習。
- 記憶:
在「有」的型態中,記憶是一種機械式的學習,記憶的連接完全是「機械式」的,純粹是一種邏輯式的概念,這就像一般人在看照片一樣,我們看到照片中的人便會聯想到他是誰,看到風景便會想到我來過這個地方,相片變成了一種疏離的記憶。而在「是」的情態中,記憶卻是「活潑」的來回憶起語言、觀念、景象、繪畫、音樂,也就是當我們記起一樣事物時,其他的事物也會跟著記起來,一個意念跟另一個意念的連接,這是一種創造性思考,以這種型態來記憶,雖然我們看到一種東西並不能完全回憶起,但我們可以以再創造的方式讓我們的記憶重現。
- 談話:
大家可以想一想最輕鬆的談話到底是甚麼呢?大都都會想到跟他人相處時就算不說話也不會感到彆扭,通常我們跟與自己不熟悉的人走在一起會覺得很尷尬,會一直的想找話題講,像這種相處模式就是一種「有」的形態,我們會不停的創造出話題,我們會想說今天我有怎樣怎樣,一直去說出自己所擁有的話題,看別人是不是也擁有它而和它產生共鳴,這種談話時在令人很不舒服。但若以「是」的形態來說,談話不只是一種「物」的交換,而是一種真正的對話,並且充滿喜悅的,當你跟一個要好的朋友說話,就算話題停了,你也不會感到不安,因為這是一種真實的對話。
- 閱讀:
閱讀一本書和念書是否不同,可以來區分這其中的差異性,閱讀一本書就像是擁有「是」的生命形態,我們參與在這本書中,我們把我們融入了這其中,我們除了可以藉由閱讀了解書中的內容,在此時我們也能更加的了解自己。而念書就有點像「有」 的形態,我們為了考試,而將書中的內容死記下來,但我們並不瞭解其中的意義,我們只是覆述我們所讀的思想罷了,我們並未加諸自己的想法,若能把念書的形態轉換為「是」的形態的話,我們念起書來會更加的融會貫通。
- 愛情:
當我們還未擁有對方的時候,我們都會很珍惜對方,並且付出一切的討對方開心,當我們的關係確立之後,我們便會對方開始不那麼在乎了,這也就是一種「有」的型態出現了,因為我已經擁有對方了,他是我的,所以我已經不需要珍惜、付出,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必要再贏取對方,這種原本對愛的美感卻因為擁有後而感覺到無聊、無趣,若我們能夠以「是」的情懷來看待看雙方間的愛情,兩人之間的發展便會比之前更加親密、更加強烈,對方是我的一部分,我必須無時無刻的好好珍惜,我能夠了解對方的感受,因為我知道其顯示在我心中,就像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不會輕易的將他捨去。
- 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都可以以這兩種型態加以解釋的,可以看出「是」是個活潑的、正向的形態去面對我們所生活中的各種事件,但我們通常都會把「有」的形態視為理所當然,如果我們能加以試用我們生命中的「是」的形態,我們會發現現在所處的世界中將會發生很不同的改變。
[編輯] 第三次討論-《白普經》與愛克哈特大師著作中的「有」與「是」
- 前言:
在這其中提出的聖經中的故事和愛克哈特的描述來闡述「是」與「有」的意義,在這其中我們更能夠發現出「是」與「有」的另外一種意義架構。
- 由舊約聖經來解釋:
『離開你所擁有的,解脫你的一切枷鎖;赤裸裸的去做一個生命!』這是舊約聖經裡其中一個的主題,內容是敘述說亞伯拉罕離開他現在所住的家鄉,而走向未知,他逃開了約束,但他的後裔卻在新的土地定居了下來,新的族群關係發展出來而造成了新約束,他們開始崇拜起偶像來,也就是神祉,讓祂變成了他們的主人,他們應而變成了奴隸。第二個故事要說的是摩西,神受命於他,要他帶希伯來人走入沙漠,希伯來人本身不願意,但還是隨著他們領袖走入沙漠,當摩西消失後,希伯來人開始絕望,於是找來亞倫用從他們之前家鄉所帶來的黃金製造了一隻金牛,並把它當神奉養,於是這種新的世代像以前一樣難以逃過沒有枷鎖的方式而度日,有些革命的思想家想認為這些人說不定要被趨逐出去才能重新找到解放之路,當他們失去了他們的國家、失去了他們的神殿、失去了他們的儀式,等他們一切都失去後,才能漸漸體會到「是」的意識,因為他們只剩下做為生命的理想:知、學、思考與判望彌撒亞。
- 由新約聖經來解釋:
在撒旦引誘耶穌的故事中強調要擺脫一切貪婪,一切佔有的渴望,撒旦對耶穌的第一個誘惑就是把石頭變成麵包,這就代表了對物欲的一切渴望,但耶穌拒絕了,而撒旦不死心又引出第二個誘惑就是給他無限的權利,但這個誘惑又被耶穌給否決了,在這其中,撒旦所代表的是物質的消耗和控制人與自然的力量,而耶穌代表的是「是」,代表了「不有」乃是「是」的前提,雖然現代的世界中是撒旦的原則所獲勝了,但我們還是排除不了人們充分對實現「是」的渴望,這個重點是我們必須完全從「有」的結構中解放,一切正面的道德規範都必須扎根於「是」,更享與休戚相共的道德基礎上。然而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在佛教的戒條中更清楚的看到,它甚至比新約更為強調戒除一切貪婪,這也包括不執著於自己的自我,不執著有「恆常之物的概念」,放棄對完美的渴望。
- 愛克哈特的解釋:
- 對「有」的意義:
他的定義是『那甚麼都不要的,甚麼都不知的,甚麼都沒有的人,是為貧窮的人。』你大概會把貧窮認為是一個不好的名詞,而對這個想法感到遲疑,但這邊的「貧窮」是在說明內在貧窮的人,這個是好的意義,因為他們不會受到物慾,內心不被外在事物所牽絆,他們做的事是真實的他們自己,而不是被外在事物所強加的,在「佔有」的生存型態中,重點不是我們所佔有的對象,而是我們對其中的整個態度,一切事物都可以變成我們貪渴的目標,當我們執著於它們時,會讓它們變成了束縛我們自由的枷鎖,這樣反而會阻斷我們自我實現的道路。
- 對「是」的意義:
他把「是」分成兩種型態,其一它是一種「真」,也就是推動我們的實體與精神,是驅策我們行為的性格,它往往是指無意識的動機,相反的,如果我們的行為和心靈分離則它就不具有任何真實性,其二是一種在其身之內又復超越其身的流動復流動的東西,它是一種真誠的的活動的條件,在愛克哈特的道德體系中,至高的美德是豐饒的內在活動,而他的先決條件是要先克服自己一切的自執和貪婪。
- 總結:
從以上三種概念可以看出他們對「是」與「有」的概念有共同的相似處,皆是戒除一切貪婪,把「有」的情態一切隔除掉,當隔除了一切的「有」的生命形態,可以找出其中「是」的生命意義。
[編輯] 第四次討論-什麼是「有」的生存情態?
- 前言:
我們常以財產、利益、權勢為中心,於是人的快樂就在於超越他人,在於自己的權勢,這種型態就很像「有」的生活型態,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中,我們強調誰「擁有」的最多。
- 貪欲的社會-「有」:
財產可以稱為「私有」財產,因為擁有財產的人是它的唯一主人,有充分的權力運用它並且剝削他人對它的運用和享受,在現代的工業社會中,一般人用來滿足他所獲取和擴充財產的渴望是藉由擴張他所有權的範圍,包括他的朋友、愛人、健康、旅行、藝術品、上帝,最後來還有自己的自我,人,因此被塑造成了「東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採取了所有權的性質,我們通常會感覺到自我是我們各自擁有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又是我們認同感的基礎,這種人對於自我的感覺,都來自於社會資本主義所建構出的。
- 「有」的本質:
「佔有」的形態是排斥他人的,只要有我的財產,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保有它,也不需要去對它做出建設性的運用, 佛陀就稱這種想法為「貪」,而猶太教和基督教則稱此為「欲」,它把這一切的一切都變成了死的東西,屈服於他人的權力之下,在這個字表面上看的「有」,似乎是恆常不變的本質,但事實上,這種對一種東西的佔有、控制只是生活的過程中其實是一個隨時在變的變數。
- 其他「有」舉例:
其中「命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名詞似乎就代表著是一個經得起的久遠而且不可壞的實質─而非一種過程,也就是當我們聽起別人說起桌子時,我們會想到一個實物,而非想到它是怎麼製造出來的,有名字就代表了他們本身的實體,即使這只是一個片面上的名詞罷了,像這類的名字會有誤導性,讓我們以為我們所說的是固定的實質,但實際上,名字所指的東西卻只是一種用來組織我們所感覺到的東西而造成另外某些感受的詞組而已,這些感受是為了來對某些物體覺知,當碰到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我們根本不了解這其中的意義,當某樣東西有名字時,這個名字就佔據了這個東西的本質和意義。
- 總結:
「佔有」的生存情態,是以財產和利益為中心的態度,當然,若我們要控制這財產和利益必定會產生出權勢欲,為了控制別人,我們必須要有權勢來反抗他們,為了得到財產,我們也要有權力以免被他人所奪取,因為大家都有這種觀點,所以都會感覺所得到的不夠,永遠都不會覺得滿足,以致於我們一直存在這種競爭的循環之中。
[編輯] 第五次討論-什麼是「是」的生存情態?
- 前言:
「是」指的是「真」,它是跟虛假和欺妄是對立的,就以上的意義而言,如果想要擴張「是」的領域,就意謂著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真相之洞察,以下就敘述所謂的「是」到底是甚麼?
- 「是」的特質:
就前述可以看出「有」所涉及的是「東西」,而東西是可以確定的,可加以描述的,相對於「是」,「是」所涉及的卻是經驗,而人的經驗是不可以被描述的,人是活生生的,並不是死的,人一生中的經驗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是不可能被完完全全的了解的,像單一行為也沒辦法完全清楚的描述出來,這可以舉一個例子為證,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其中的微笑不是言語可以捕捉出的,正是因為來自於這種無法由文字捕捉的「神秘」,讓每個人所解讀出的意涵有所不同,更加劇了這幅畫的可看性。
- 「是」的特質之一-活潑:
「是」的先決條件是獨立、自由、與理性的批判能力,它指的是內在的活動,是將人的能力做創發性的運用,意謂著更新自己、成長、流溢,意謂著去愛、去超越孤立的自我所構成的牢獄、去關懷、去感興趣、去「在乎」、去給予,它是不能用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只能由分享經驗而溝通,若我們要成為一個活潑的生命,我們必須放棄我們自己的自我中心心態,放棄自私;用另一種觀點的說法也就是使自己「空」,使自己「貧」。
- 「是」的特質之二-主動(活動):
現代的人都是把活動是為有社會目的的行為,以期望能夠導致某些社會性的改變,它涉指的只是行為,而並沒有涉指到行為背後中的人,可以說是「活動」和「忙碌」是並無區別的,但其實活動跟忙碌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就類似於這兩種「疏離的活動」和「未疏離的活動」之分別,前者表示出並未真正的活動,而是被某些外在力量或內在力量作用在我們的身上,是驅迫性的,是利用趨迫力去促使我們做一些與自己意願相違的事,而後者則是我自己是我活動的主體,這也意謂著我的活動是我能力之表露,我和我的活動是一體的,稱為「創發性活動」。
- 「是」的特質之三-給予、分享:
這種特質可以說是結合了前面的兩種特質,這些力量都是來自於人類生存的特殊力量,以及人生而具有的克服孤立的渴求,其方式就是與他人合而為一,培植這種「分享」的力量是我們一種潛能,我們藉由這種給予、分享、犧牲特質和對他人所付出,來增加我們對我們自己在這個社會角色上的認同感。
- 總結:
一個社會,由於其原則就在貪取利益和財務上,因此它所創造出來的性格就是以佔為己有的個性為主,但如果有人想要脫離這種型態的話,它就會變成這個世界上的「棄民」,最後消失在這個社會上,通常大家都會避免變成這樣而去順應這個社會,或許帶領我們的領袖可以站出來,提倡一些愛與犧牲的特質,讓世界的主流變成這種「是」的形態的特質,這樣大家都會去追尋它,這不是很好嗎?
[編輯] 結論
我們透過的這次的讀書會更加了解到我們一般認為很普遍的「是」與「有」這兩個字,最後我們可以把這兩個字用簡單一段話敘述出來,我們根據書中對於「是」與「有」的闡述,更加了解這兩個字對其中生命的意義。
- 「是」:是一種經驗,是「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真相之洞察」。
- 「有」:是一種表面,是以佔有、擁有的關係去定義或了解人的存在。
[編輯] 組員心得
- 陳右純
「有」是這麼的普遍甚至是氾濫,但有時候對「是」的生存情態的嚮往或刻意追尋,是不是都其實是一種「有」?回到本質、單單的…單單的存在吧,應該是本來面目,也是喜樂真正的來源,卻被一層一層的保護和偽裝變成了過度競爭、過度佔有、過度害怕失去。不能說「有」就是錯「是」就是好,但是幾個人可以坐下來試著想想我們到底用怎樣的信念在過我們的生活是件有趣愉快的事。《生命的展現》中,佛洛姆談論「是與有」的脈絡和舉的例子,看下去就不斷會對「是與有」有更深或不同面向的省思,像是有從詩、從語言學、從聖經、從馬克思……等等去談論,不是每個例子都能百分之百的體悟,但像打開一道又一道窗,驚奇的使眼睛不斷發亮。
- 蘇靖茹
剛開始收到這一本書,翻開導論準備好好研究一番時,當下的我覺得真的可以把這本書看完嗎?因為是很有深度而且會讓我們腦子打結的一本書。「是」與「有」,這兩個字的意涵早在我們國小時就自以為懂了,「有」就是我擁有的東西,「是」就是我是什麼樣的人嘛!但這兩個字為什麼可以被足足探討一整本書?隨著章節的討論,我漸漸知道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和差異性,最後的結論就如同書中所想傳達的一句話一樣:「是的情態中最適合的知識乃是知道得更深。而在有的情態之中,則是讓知道得更多。」不管學習、閱讀、愛情及信仰,人們大多用「有」的想法去看待每樣事物,我們潛意識都有「占有」的心態,學習中,我們只是擁有老師的知識,並非真正的深入了解裡頭的意涵;閱讀中,我們只探究外表的故事性,並非去探討書中的背後所想表達的意義;愛情中,情感到最後似乎會演變成占有的心態,而並非用「是」的心力去努力維繫這段感情。或許我們認為我們擁有它,但其實不是如此,甚至反而被操縱被支配。我們太在意我們所擁有或快失去的東西,但卻沒想過我們是否真心去懂那些東西!如果我們很懂它很了解它,那時根本不怕失去它了。我發現,這短短的兩個字,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和各個事物上,它們是最基礎的想法,會左右我們將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成敗。它啟發我的思考,讓我反思很多不曾想過的問題,也讓我會試著用不如以往的方式來看待事情。不能說這本書會巨大影響我的人生,但起碼它影響我未來的應對事物的態度!
- 吳雅慧
每周一次的會談讓我更深的認識大家,從大家的想法發表之中,尤其是神學這部分是我所不熟悉的,經由讀書會的機會正好接觸一番,果然受益非凡,神學真的非常不一樣的想法,雖然經常是玄之又玄讓自己昏頭,但仔細思索起來,在這次閱讀的字裡行間彷彿看懂了一些意思,關於「是」與「有」這兩種概念。我常在爭論「是」是一種肯定的強調用法,是確定的說法,但是討論下來的結果,大家的想法不盡然相同,有些不確定,有些不懂,有些肯定,有些是平述,如果用知識來舉例,也許可以讓人比較好明白,但也許又懵了,我就拿自己看金庸小說中敘述佛道部分來說,佛教的因果論是可以從故事脈絡之中去了解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我們可以解是因果論「是」什麼,但卻不能細述因果論它真正的意義與背後的意涵,漸漸地討論方向被轉向成為知識的擁有,就因果論來說,我沒有擁有它,如此說來「是」與「有」之間似乎默默相關連著,我們的獨書會在這兩種概念上爭論了很久,後來就用知識來解釋它們,在加上同學在基督團契上的分享,並以神學角度解釋,逐漸理解。討論的樂趣是爭辯,對我而言,不斷提出問題和自己的解釋,最後一定可以歸結出一個滿意的答案過程,而且非常能理解且印象深刻,我喜歡討論,而這次讀書會的討論方式是我們生活與閱讀,從生活經驗例子中去驗證書本的說法是很不一樣的討論方式,也因此我們更了解彼此,無形中距離拉近不少,另一部分,細細閱讀的過程中,似乎在思緒上更廣闊些,許多面向都可以被討論,於是便會思考更多面向,忽然覺得自己的想法不一樣了。
- 柯亞君
很開心能夠參與讀書會,在讀書會的討論中氣氛是愉快輕鬆的,因為大家都是讀著自己想看的書,我們讀的這本「生命的展現」看標題就感覺到有點玄,讀起來還真的是要我們慢慢思考的,每週一次的讀書會,經過右純的導讀,讓我們更清楚書中所要闡明的一些事情,當了解之後的那中恍然大悟的感覺真的很棒,雖然這本書剛開始感覺有點像在讀哲學,在讀書會要邁入尾端時,我們找出了一個討論的方法,也就是讓大家來交換意見,根據書中所提到的內容,大家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解釋,我覺得很棒,我們不僅更加知道大家想表達甚麼,也知道了一些大家外在所看不出來的事,這算是一種小團體吧!大家藉由這個讀書會的機會讓大家更了解彼此,更加的親密,有的時候我們這樣說出自己的意見,讓別人提出看法,這種感覺滿好的,最後,我是屬於做最後大家討論經驗統整的負責人,我發現透過最後的統整,讓我更加的了解這本書所要闡述的意義,單單就這兩個字「是」與「有」就可以衍伸出很多種面相,看了第一頁的確會很想讓人在看下去,書中所討論的是「是」與「有」,但這其中討論了很多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最後真的很符合這本書的標題「生命的展現」,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往往我也只能受到「擁有」這兩個字所牽絆,我完全沒領悟「是」的意義,所以當我失去了某樣東西,我會很痛苦,很感謝這個讀書會和這本書還有大家互相交流的意見,讓我更了解「是」的生命意涵,我想往後的我會更加努力的去逃脫這「擁有」的枷鎖,做到「是」自然情態,也就是使自己「空」,不被心中欲望所牽絆,使自己達到內心的「貧」。
[編輯] 活動照片
'''Bonjour,佛洛姆讀書會圓滿結束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