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激盪
出自KMU Wiki
(修訂版本間差異)
9514047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 '''腦力激盪''' = ---- == '''腦力激盪定義''' == 「腦力激盪術( brainstorming,簡稱BS)」為一群人在短暫時間內,針對某項事務運用腦力做創作思考...)
下一個→
在2009年4月29日 (三) 11:08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
腦力激盪
腦力激盪定義
「腦力激盪術( brainstorming,簡稱BS)」為一群人在短暫時間內,針對某項事務運用腦力做創作思考,以獲得大量構 想的方法。此法為奧斯本(Alex F. Osborn)於1938年提出,利用集體思考的行為,激盪彼此間的創意構思使發生連鎖 效應,得以在短暫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構想法。因此「腦力激盪術」可定義為「一群人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構想的方法」。 主持人要先營造和諧的團體氣氛,不存任何偏見,鼓勵大家發言,並適時導正偏題或獨占發言的人,激發小組的創意。 此法的缺點是小組若缺乏民主風度,常會破壞和諧的氣氛進而影響腦力激盪的成效。
腦力激盪法
腦力激盪是激發腦力,解決困難,開創新境界的好方法。利用「靈機一動」 與「集體創作」方式思考。 其四點基本哲理:
- •假定任何問題都無單一答案。
- •很多最成功的辦法,往往都來自初看起來不甚合邏輯,略帶開玩笑,且像是不可能行得通的意念。
- •意念創造與評核是不同的思想過程。
- •過於不客觀的批評,個人的老習慣和社會的傳統,常有催殘你我創造力的可能。
腦力激盪法的步驟如下:
- 1.先決定出討論的主題。
- 2.每個人輪流提出建議,所有想到的點子都應該說出來。
- 3.在白板或海報紙上記錄每個人提出的點子,以便讓大家都能看得到。
- 4.最後再從眾多建議中,選出或合併出可行建議,歸納為最終答案。
在使用上須把握的原則:
- •絕不批評別人的意見。(絕不批評)
- •意見愈多愈好。(數量要多)
- •讓參與成員自由聯想。(自由奔放)
- •可以在別人的意見上發揮。(互相交流)
- •每節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否則會產生反效果,實際上經驗告訴我們, 大多數人的專注力只可維持20分鐘。
- •小組最多七至八人。(事實上,經驗顯示七至八人是使用腦力激盪法的最佳人數)
缺點:
- •找到答案的時間較慢,限於較簡單的問題。
- •當組長控制不宜時,很容易偏離討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