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卡通賞析(風之谷)

出自KMU Wiki

在2019年4月16日 (二) 16:00由Sakurai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編輯] 卡通、漫畫中的風

漫畫/卡通賞析:風之谷(示範)

[編輯] 視覺與藝術

風的表現
  • 以宮崎駿初期最賣座的
    • 風之谷(日名:風の谷のナウシカ)為例
  • 背景介紹
    • 宮崎駿、Studio Ghibli、雑誌アニメージュ
  • 視覺
    • 動態視覺
      • MT與MST
        • Structure from motion 與 Motion from strcture
      • 認知穿透性
  • 作者介紹
    • 宮崎駿
      • 1941年生
      • 第一件電視卡通作品:未來少年柯南(1978)
      • 第一件電影: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1979)
      • 第一部「賣座」電影:風之谷(1984)
      • 第一部長編漫畫:風之谷(1982~1994)
  • 風之谷的誕生
    • 前因
      • 前作「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叫好不叫座
      • 因魯邦三世採訪宮崎駿的鈴木敏夫(後來的吉卜力製作人),認為宮崎駿的才華洋溢,尤其風之谷的原案吸引人。因此鈴木敏夫在德間書店開會提出風之谷卡通電影的企劃案。但因無「原著」而退回
      • 鈴木在德間書店出版的有關卡通的雜誌(アニメージュ)當副主編,在主編的建議下,沒有原著就做原著。說服宮崎先在雜誌畫漫畫版的風之谷。
  • 雜誌アニメージュ
    • 德間書店出版官網
      • 創刊:1978年5月
      • 英文名:Animage
      • 專門介紹卡通(尤其是電影)的雜誌
      • 報導內容以卡通背景、製做過程、編劇、導演介紹等等
      • 後來也自製一些卡通
  • 漫畫風之谷
    • 1982年起在アニメージュ連載
      • 雖然是為了卡通的原著,但宮崎希望畫一種無法用卡通表現的漫畫
      • 總共中斷四次(均因長編卡通電影之製作)
      • 最後1994年完稿
  • 卡通風之谷
    • 1983年初風之谷企畫案初步通過
    • 1983年5月完成集資(由德間書店與博報堂共同出資)開始製乍
    • 但因當初宮崎以無法以卡通表現的角度去製作漫畫,所以卡通版的故事與漫畫版不同
    • 1983年6月時漫畫版故事到後來單行本之第三卷開頭。
    • 1984年3月公開
  • Studio Ghibli
    • 創始成員
      • 宮崎駿、高畑勳、鈴木敏夫
    • 創立時間
      • 1985年6月15日成立
    • 創立動機
      • 在風之谷成功之後,原製作公司解散,為了新作(天空之城)需要新的公司
  • 深入宮崎駿
    • 出生於1941年1月5日
    • 出生於東京
      • 家族為「宮崎航空興學」(製作戰機零件之工廠)
      • 在戰中疏散至「宇都宮」
      • 小學4年級(1950年)回到東京
      • 高中:都立豊多摩高中
      • 大學:學習院大學
    • 工作
      • 東映動畫(1963年)
      • A production (1971年)
        • 代表作:熊貓家族(パンダコパンダ)
      • 瑞鷹(Ziyou)映像(1973年)
      • 代表作:小天使(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
    • 家庭
      • 1965年結婚
      • 1967、1970年生子

形成「宮崎駿」的時代背景 戰爭 1945年東京大轟炸(3月9日、5月20日) 韓戰、越戰 公害 水俣病(1956年發現)汞汙染 痛痛病(1955年發現)鎘汙染 四日市氣喘(1960年後)空汙 (SO2) 宮崎駿的主題 飛行(來自宮崎航空興學) 代表作:紅豬、天空之城… 環保(照葉林文化、鐵與農耕) 代表作:魔法公主、風之谷... 神話(希臘、羅馬、日本、自身小時) 代表作:魔女宅急便、龍貓... 風之谷 以下是正式「示範」 實際同學報告 仍要包括前面背景介紹 但適可而止 以「視覺相關」為分析為主 首先 有那個「風」!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輕易感覺到有沒有風 但風的「感覺」來自觸覺 用「看」的只能由間接的線索 動態還好,靜態更難 風 地球上空氣的流動 強弱尺度 蒲福風級

風的來源 地球自轉 氣壓差異 動物、機械造成 地球自轉由來 貿易風(信風) 氣壓差由來 季風、陸、海風 動物、人工由來 即便是蝴蝶振翅也會引起風 蝴蝶效應 越大的東西的運動 越快速的運動 會引起越大的風

風-> 能量 動物、人工由來(續) 移動引起 走動 跑 飛行 爆炸

大小 表現能量之不同 相對的風 其實有時空氣是靜止的 但對感受者而言是有「風」的 這也是移動引起的 但與前頁不同:重點在於 前頁 移動引起空氣流動讓其他人感受 本頁 移動者與空氣間相的運動(不管有沒有引起空氣流動) 風!! 視覺上風的表現 困難點 Invisible 無形的

感受 線索 風的線索 視覺上的線索 飄的東西 質輕 可見 如:葉子、孢子 因風可動的東西 薄的 面積大的 如:風箏、風車

風的線索(續) 非視覺線索 聽覺的 風切聲(因氣流通道寬度變化) 風動聲(因帶動物體滾動等) 認知的 對話中 表情中 實例1 自然風 無風~微風 漫畫p13 卡通6'54 實例1之說明 漫畫 孢子 以不同大小呈現 對於近的孢子描繪細節 卡通 孢子 緩慢漂動,方向凌亂 無聲(只有背景音樂) 實例2 自然風 中 漫畫p24 卡通12'00 實例2之說明 漫畫 披風的形狀 擬音ヒュー(咻) 卡通 披風的運動 風切聲(音效)

卡通中並沒有見到砂子飛揚 實例3 自然風 中強 漫畫p44 卡通12'10 實例3說明 漫畫 孢子形成傾斜的組織 比較省略細節 卡通 比較大的風切聲 較重一點物體因風轉動 實例4 自然風 強 漫畫p77 卡通20'41 實例4說明 漫畫 畫出風的軌跡 :) 用粗體字及更長的擬音 卡通 更大聲的風切聲 快速運動的各可見物 實例5 動物、人工風 弱 漫畫p22 卡通11'40 實例5說明 漫畫 王蟲腳邊的細砂 有部分連結( 好的連結?) 卡通 王蟲腳邊如雲霧揚起 王蟲移動的效果音 實例6 動物、人工風 中 漫畫p35 卡通48'45 實例6說明 漫畫 蟲子往同方向掉落 掉落分佈方式 卡通 火炎的方向 煙的方向 實例7 動物、人工風 強 漫畫p15 卡通8'45 實例7說明 漫畫 雲霧起的變化較大 ? 卡通 雲霧的動態變化 實例8 爆炸 小 漫畫p12 卡通6'28 實例8說明 漫畫 較小的煙霧 擬音 ボム 卡通 煙霧的動態 效果音 實例9 爆炸 大 漫畫p41 卡通23'39 實例9說明 漫畫 較大的煙霧 擬音 ボウウー 卡通 很大的火炎與煙霧的變化 爆炸效果音 實例10 相對風(跑) 慢 漫畫p23 卡通12'35 實例10說明 漫畫 頭髮 ? 卡通 頭髮 ? 實例11 相對風(跑) 快 漫畫p61 卡通10'07 實例11說明 漫畫 風的軌跡 擬音 ダッ 卡通 風的軌跡 王蟲揚起較大砂塵 實例12 相對風(飛) 慢 漫畫p45 卡通3'40 實例12說明 漫畫 風的軌跡 擬音ゴロン ゴロン 卡通 裙角 髮尾 實例13 相對風(飛) 快 漫畫p17 卡通9'37 實例13說明 漫畫 長的風的軌跡 擬音 シューー 長的砂塵 卡通 長的風的軌跡 效果音 揚起砂塵 理論1 MT 外面在東的感覺 風 東西在飄 如:自然風的情況 如Newsome et al. (1989) Newsome et al. (1989) 理論2 MST 感覺自己的運動 風 相對的風 如:跑、飛 如:Optic flow Optic flow 理論3 多感覺 Cross-modal 日常生活的感覺是多重感觀共同作用的 對風的感覺 有觸覺 有聽覺 有視覺 也可能有嗅覺、味覺 理論4 Structure from Motion 參見影片 structure from motion...mp4 電腦影像處理中用以恢復3D模型 人更厲害 Motion from Structure 另一個運動線線 風的表現 霧中之擾動(SfM) 風中之旗幟(MfS) 理論5 認知穿透cognitive penetrability 可能因自身的經驗、記憶、學習....而影響到感覺知覺的結果

認知不可穿透 cognitive impenetrability 自身的經驗、記憶、學習....很難撼動的感覺知覺的現象 不是結語的結語 作者如何用各種手段表現不可見的風 讀者除了關心劇情之外,有沒有去感受一下作者苦心的表現? 更能直接讓讀者感受「風」? 以下不是示範 宮崎駿想要傳達的意念 宮崎駿成長過程 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市(當時) 後來疎開(避難)到宇都宮 1950年搬到東京都杉並區(小學4年,9歲) 豐多摩高中 → 學習院大學 大學畢業就職東映 宮崎駿的家境 家境不錯 家族經營「宮崎航空興学」,其父為廠長,員工數為數千人。 製作飛機零組件 戰後?? 資料不明,但至少沒有下一頁的慘狀 1950年前的日本 1945年日本戰敗 在此之前,大都市全被美軍轟炸夷為平地 多數戰後孤兒 食物配給、黑市 …

1950年後到1960年 韓戰 1950年6月25日爆發 1953年7月27日停戰 韓戰副作用 日本 大發戰爭財 軍需產業,美國就近在日本補給 台灣(國府) 保住台灣海峽 美國第七艦隊協防 1950年到1970年之前 日本戰後經濟大躍進 1950年到1954年為戰後復興期 因韓戰起飛 1954年到1973年為高度成長期 由政府主導提升經濟 1964年東京奧運 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 日本高度成長期 日本政府為了擺脫戰爭後的衰退 大力支持大財團 加上GHQ鬆綁 富有了,但也付出代價 公害問題! 勞工問題! 宮崎駿在高度成長期 國中、高中、大學、就業及結婚生子 第一次石油危機時從大企業(東映)退職 危機即轉機 1974年發表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直譯「阿爾卑斯的少女海蒂」(小天使) 高畑 勲 1935年10月29日~2018年4月5日 少年時目擊美軍轟炸(岡山) 1956~1959 東京大學法文系畢業 1959年進入東映(動畫部門) 積極參加工會活動(後來成為工會幹部) 工會活動中與宮崎駿認識 宮崎駿與高畑勲 陽/陰 幻想/現實 自己畫/自己不畫 現場主義/理論、哲理 天才後輩/有眼光的伯樂 鈴本敏夫 1948年8月19日生 1967年慶應大學文學院專攻教育與心理 1972年進入「德間書店」 先擔任兒童少年雜誌 1978年Animage創刊(擔任編輯) 1982年漫畫「風之谷」之推動 宮崎駿與鈴木敏夫 就是「製作人」 宮崎駿要用風之谷說什麼? 外顯 環境污染 戰爭 不外顯(主要漫畫版) 愚民 民眾是愚蠢的 宗教 人各有所信(且堅定不移) 宮崎駿要用風之谷說什麼?(續) 不外顯 人的可憐(愛) 人的可怋(恨)

宮崎駿的戀童癖 :p